關鍵字
都道府縣 香川
類別
  • 74
  • 顯示 51 到 60 項
重新排序
顯示數量
重新搜尋

樂屋

2018

  • 香川
樂屋 供演員、工作人員預備的空間「樂屋(演員休息室)」共有兩層,類似西洋劇院裡的「綠色房間」。樂屋內設有演員更衣間、樂師休息室,以及梳理精緻造型的「床山(髮型師)」小間。時光荏苒,但「樂屋」仍保…[与搜尋關鍵字相關的内容項数:0]
類別:
史蹟、城蹟藝術、工藝、藝能
媒體用途種類:
手冊網頁

2018

  • 香川
櫓 「櫓」,建於劇院外牆上,與陽臺相似,是一種帶有欄杆的小型木製眺望臺。每逢公演,清晨時分便有人在此擊鼓開場,並在欄杆處掛起帷幕一塊——上面染有「座元(劇院負責人)」或參演劇團家紋。金毘羅歌舞伎…[与搜尋關鍵字相關的内容項数:0]
類別:
史蹟、城蹟藝術、工藝、藝能
媒體用途種類:
手冊網頁
空井戶與「鱉」機關 「空井戶(意為枯井,只有使用時才開啟)」,是於舞臺與花道相交處設置的方洞。此井向下連通「奈落(即舞臺地下空間)」,用途頗多——既可作為演員登場退場、快速變裝的通道,亦能模擬水…[与搜尋關鍵字相關的内容項数:0]
類別:
史蹟、城蹟藝術、工藝、藝能
媒體用途種類:
手冊網頁
奈落(深淵或地獄之意) 「奈落」為舞臺與花道的下方空間,其名取自佛教用語「地獄」之意。恰如其名,地下空間如同佛教世界所描寫的地獄一般,幽暗悸悚。 作為歌舞伎演出的一部分,奈落也是操控機械旋轉舞臺…[与搜尋關鍵字相關的内容項数:0]
類別:
史蹟、城蹟藝術、工藝、藝能
媒體用途種類:
手冊網頁
升降臺與旋轉舞臺 在舞臺中間,地面被鋸出一個直徑7.3公尺的圓形,稱為「足場(落腳之處)」。下方裝有軸承,能帶動舞臺360度旋轉,稱為「旋轉舞臺」。原本是歌舞伎獨創的機關,用於場景切換,營造多樣…[与搜尋關鍵字相關的内容項数:0]
類別:
史蹟、城蹟藝術、工藝、藝能
媒體用途種類:
手冊網頁

鳥屋與揚幕

2018

  • 香川
鳥屋與揚幕 歌舞伎戲院的重要結構——「鳥屋」,位於劇場後臺。狹長的花道,前接舞臺、後連「鳥屋」,是舞臺與後臺之間的過渡區域。演員從地下室登上花道前,先在「鳥屋」裡靜心等待,而後揭開帷幕,踏入花道…[与搜尋關鍵字相關的内容項数:0]
類別:
史蹟、城蹟藝術、工藝、藝能
媒體用途種類:
手冊網頁

花道與假花道

2018

  • 香川
花道與假花道 歌舞伎戲臺的外延部分——花道,意為「花之通道」。此道狹長且略帶坡度,較低一端連接後臺,穿中央觀眾席左側而過,並緩緩上升,直通大舞臺。其用途多元,可用於表現戲中小路、城堡通道,或者浩…[与搜尋關鍵字相關的内容項数:0]
類別:
史蹟、城蹟藝術、工藝、藝能
媒體用途種類:
手冊網頁

東谷農村歌舞伎

2018

  • 香川
東谷農村歌舞伎 高松市香川町東谷地區的傳統歌舞伎——東谷農村歌舞伎,據說源自於文政年間(1818-1830),當地年輕人外出謀生,至德島從事藍染;之後帶回記憶中的戲劇,登臺表演,以敬獻給神靈。由…[与搜尋關鍵字相關的内容項数:0]
類別:
史蹟、城蹟神社、寺院、教會全年活動
媒體用途種類:
手冊網頁

歌舞伎

2018

  • 香川
歌舞伎 歌舞伎為日本傳統戲劇,奏以樂器,舞以華服,極悅人之耳目。溯其歷史,可追至1603年,原本是由女性粉墨登場;1629年女性被禁止登臺後,才改由男性扮演所有角色。而男扮女裝的專業表演者被稱為…[与搜尋關鍵字相關的内容項数:0]
類別:
史蹟、城蹟世界遺產(自然、文化)藝術、工藝、藝能
媒體用途種類:
手冊網頁

五劍山

2021

  • 香川
五劍山 五劍山位於高松市內牟禮和庵治之間。這座高山因它獨特的山形而得名——五座山峰,恰如五支寶劍。只是其中一座山峰在1707年的一場地震中坍塌,五劍山這才變成了如今的模樣。五劍山海拔375公尺,…[与搜尋關鍵字相關的内容項数:0]
類別:
史蹟、城蹟
媒體用途種類:
網頁
重新搜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