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键字
都道府县 岐阜
类别
  • 146
  • 显示 71 到 80 件
重新排序
显示件数
再次检索
美浓地区最早的登窑:元屋敷 位处美浓地区的“元屋敷”建于400多年前的桃山时代,拥有3个大窑和1个由加藤景延(?-1632)建造的连房式登窑,它们是当时烧窑技术的精华结晶,也是本州首批登窑之一。…[与检索关键字相关的内容件数:0]
类别:
古迹/城址艺术/工艺/传统艺能建筑/设施
媒体类别:
解说牌宣传册
陶器:从日用品到釉陶艺术品(11世纪~16世纪) <看板> 11世纪晚期,美浓的陶工们放弃高档“须惠器”,开始制作能够大量生产的素烧碗碟等日用品。这些器具常成堆地被丢弃在山丘窑炉废墟附近,因此被…[与检索关键字相关的内容件数:0]
类别:
古迹/城址艺术/工艺/传统艺能建筑/设施
媒体类别:
解说牌宣传册
美浓烧的诞生(8世纪~12世纪) <看板> 美浓烧的历史源于窖窑(穴窑)。5世纪时,窖窑由中国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,7世纪时来到美浓地区。日本早在大约公元前13,000年时就已经使用简单的坑穴烧制…[与检索关键字相关的内容件数:0]
类别:
古迹/城址艺术/工艺/传统艺能建筑/设施
媒体类别:
解说牌宣传册
美浓烧:1300年的历史仍在延续 <看板> 美浓烧,泛指日本中部美浓地区(今多治见、土歧、瑞浪、可儿等市)出产的陶瓷器。 这个地区之所以1300多年来一直是日本陶瓷主要产地,主要取决于它的三大自…[与检索关键字相关的内容件数:0]
类别:
古迹/城址艺术/工艺/传统艺能建筑/设施
媒体类别:
解说牌宣传册
造型变革:独特新颖的织部(17世纪早期) 这种造型独特的美浓烧被称为“织部”,出现于17世纪初期。在此之前,日本的陶瓷一直仿效中国和朝鲜半岛,追求对称平衡。而织部却推崇不对称的形态与不均衡的配色…[与检索关键字相关的内容件数:0]
类别:
古迹/城址艺术/工艺/传统艺能建筑/设施
媒体类别:
解说牌宣传册
加藤卓男(1917-2005) 多治见的“幸兵卫窑”创立于1804年,加藤卓男是其第6代掌门人。他复原了三彩技法,于1995年被认定为“人间国宝”。 加藤卓男对波斯陶器兴趣浓厚,专注于研究各类低…[与检索关键字相关的内容件数:0]
类别:
古迹/城址艺术/工艺/传统艺能建筑/设施
媒体类别:
解说牌宣传册
加藤土师萌(1900-1968) 陶艺家加藤土师萌以重现在日本失传的中国明朝(1368-1644)“色绘”(彩绘)技法而闻名。色绘指釉上彩,在高温烧制成釉的陶器上绘图上色,然后低温复烧,使两层釉…[与检索关键字相关的内容件数:0]
类别:
古迹/城址艺术/工艺/传统艺能建筑/设施
媒体类别:
解说牌宣传册

加藤孝造(1935- )

2021

  • 岐阜
加藤孝造(1935- ) 陶艺家加藤孝造肩负着努力普及濑户黑流派的职责,是国家认定的“人间国宝”,同时他也是岐阜县认定的志野流派“人间国宝”。 1954年,加藤孝造进入岐阜县陶瓷器试验场,开启了…[与检索关键字相关的内容件数:0]
类别:
古迹/城址艺术/工艺/传统艺能建筑/设施
媒体类别:
解说牌宣传册
塚本快示(1912-1990) 陶艺家塚本快示成功再现了中国宋代(960-1279)瓷器工艺,于1983年被认定为“人间国宝”。宋瓷大都以造型简洁、釉色色调浅淡为特点。塚本快示偏爱白瓷,这种透明…[与检索关键字相关的内容件数:0]
类别:
古迹/城址艺术/工艺/传统艺能建筑/设施
媒体类别:
解说牌宣传册

大窑

2021

  • 岐阜
大窑 15世纪晚期,美浓地区出现了大窑。这种半地下式的窑炉比窖窑(穴窑)的规模更大,唯有窑壁和拱形的炉顶暴露在地面上。这种大窑可提供更大的窑室空间,侧面还能多开了一扇门便于取放器物。 大窑出现时…[与检索关键字相关的内容件数:0]
类别:
古迹/城址艺术/工艺/传统艺能建筑/设施
媒体类别:
解说牌宣传册
再次检索